索引号: 13570029/2018-01568 |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发布机构: 双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2018-07-12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双市监办字(2018)第05号
对政协双桥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103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刘焕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电梯安全运行长效机制,为人们平安出行保驾护航”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关于电梯安全运行领域现状、我市电梯安全运行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加快电梯安全运行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分析的非常专业、客观,提出的措施和建议也很符合实际,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对此我局表示非常感谢,经过认真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现逐项做出答复。
一、关于双桥区电梯安全运行领域现状的答复
(一)双桥区电梯基本情况。
双桥区是承德市主城区,城市化发展早,城市化进程快,旅游服务设施发达,以商场、超市、医院为主的人员密集场所数量多,电梯保有量达2964台(在用2303台),占全市电梯总量35%,占双桥区特种设备数量的80%以上,电梯增长迅速,电梯正在成为除了汽车之外的使用最多的立体交通工具。
老旧电梯数量多,旧楼加装电梯需求旺盛,城乡接合部地区电梯问题多,监管难度大,未建立电梯安全管理的物联网体系。
(二)老旧电梯数量多。
双桥区城市化发展早,电梯普及早,以商场、超市、医院为主的人员密集场所电梯使用早,电梯老化情况普遍,河北省特种设备综合管理系统显示2004年制造的电梯数量达140多台,老旧电梯评估更新需要经费多,工作难度大,监管压力更大。
(三)城乡结合埠地区小区电梯监管隐患多。
城市化进程中遗留的一系列问题是部分城乡结合埠小区开发商实力不足,开发的楼盘因债务问题或是其他问题现产权尚不能清晰,拆迁户入住高层建筑后,遗留问题非常多,小区电梯无物业,无维保情况时有发生,电梯安全监管问题突出,隐患严重,此类小区有牛圈子沟镇下二道河子的新世家小区、牛圈子沟永盛现代城小区、桥东铁路承铁家园小区、西大街高庙德润庄园小区。
(四)旧楼加装电梯需求旺盛。
双桥区人口密度大,旅游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趋势突显,一些旧居民楼(包括既有旧公共建筑)加装电梯需求旺盛,电梯加装容易,后续安全管理是难题,双桥区大部分老旧居民小区无物业管理的情况普遍,加装电梯后无物业管理,监管部门无法确定使用单位,无法签订维保合同,日常电梯安全巡查无人负责,盲目加装将导致大量电梯安全隐患,探索出可持续管理的方式才是加装电梯的根本。
(五)电梯安全监管人机矛盾突出。
电梯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增长迅速增加,相关配套设施发展却严重滞后,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落后,财政投入增长乏力,物业管理、维保队伍专业素质和监管人员人机矛盾十分突出,双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执法面广事多,熟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业务知识的专业人员比例极低,监管效率短时期无法迅速提高。
(六)财政投入水平低。
双桥区财政增长乏力,财政负担沉重,特种设备监管现代化需要投入多,特种设备成熟监管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由于专业知识迭代飞快,执法人员却因经费不足无法参加相关专业培训,由政府出资投入建立提高效率的电梯物联网监管体系几乎没有可能实现,直接导致目前的监管水平还处在极其落后的低端状态。
二、关于我市电梯安全运行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的答复
(一)关于政府对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预防技术手段落后,电梯运行安全状态监测体系空白,电梯综合管理水平有待于提升的问题。
2018年02月0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8号)文件,2018年03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政府角度细化了职能部门在电梯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分工,明确了电梯安全监管的工作规划时限和工作步骤,突显了国家对电梯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
电梯安全监管是个大课题,涉及到使用单位的日常管理,维保单位的定期维护,使用电梯人员对电梯风险的准确把握,以及电梯乘用人员对电梯的爱护,如何将这个课题分化成各部门的行政职责认真履职尽责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电梯的安全运行防范措施技术手段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有效的监察措施也不能从技术角度保障设备的运行,除了机关单位的电梯,大多数住宅小区电梯的产权属于全体业主,而电梯大修及更新改造的资金来源只有住建局的大修基金和物业管理中电梯费用的收取,两项资金尚不能保障电梯安全防范技术提高的需要,随着电梯使用年限的增长和不合理使用,电梯的老化情况愈加严重,如何正确解决电梯维修和更新资金的来源也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局采取了加大电梯安全使用的宣传力度,依托我市已建立“96365”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加强解救被困人员和处理故障申告工作,督导基层分局和基层特种设备安全员加大电梯巡查力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跟踪处理,对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需要协调其它部门协助处理的及时上报区政府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正在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关于电梯检验检测监察技术手段落后、效率低下,人员不足,故障频发的问题
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承德分院是目前承德市唯一一家从事电梯检验的法定机构,全市电梯的数量和每年的持续增加情况形成严重的人机矛盾状态,电梯检验手段相对落后,对电梯的检验只能停留在检验时段的专业化评估水平,电梯基本无法满足乘坐舒适的需求。
(三)电梯安全运行长效机制不完善,保障体系资金投入不足。
自城市高层住宅迅猛发展以来,电梯安全监管部门的发展无法跟上电梯的快速增长,电梯的安全监管手段还停留低水平发展状态,而电梯乘用人员电梯使用知识和匮乏更加导致电梯故障频发,加上电梯使用单位的不作为和电梯维保单位的效益思维,技术手段的落后无法对维保人员维保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电梯安全监管运行长效机制的建立探索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政府保障体系资金的投入不足更加延长了这个过程。
(四)电梯维保单位技能水平低下,缺少在线监测监察措施,电梯运行状态不能及时掌控,预防措施严重滞后,电梯维保工作大多处于出现故障后进行抢修的原始阶段。
电梯维保单位的技能水平低下反映在电梯专业维保人员的增长乏力,水平提高的投入不足,维保单位将效益最大化做为维保市场竞争的根本,监管部门没有现代化的监察措施,无法评定维保质量,无法掌控电梯的运行状态,导致电梯只停留在出现故障的抢修的原始阶段。
(五)电梯使用者安全知识缺乏,使用不当和人为损坏现象时有发生。
电梯使用者对电梯乘用知识的不了解,加上电梯故障频发,尚未形成电梯使用者安全教育的体制,电梯使用者常因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不能爱护电梯,人为损坏电梯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关于加快电梯安全运行长效机制建设的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电梯安全运行防范工作,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先进的电梯运行安全状态监测体系,形成完善的电梯安全长效运行机制,建立电梯安全长效运行行业管理标准,加强行业行政监察力度,为防范电梯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力保障的问题。
2018年02月0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8号)文件,2018年03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政府根据国务院的电梯安全监管的工作要求,制订了河北省的电梯安全监管工作规划,明确了政府部门目前的电梯安全监管重点任务,文件中详细到九个部分,分解到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从不同的层面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
(二)关于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建立起完备的电梯建设,运行监测、数据分析、智能维保、监察管控细则,规范工作流程,明确权责、细化时效,将电梯运行监测综合管控体系纳入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形成一套完善的线上监测、线下监察、预防为主、保障救援的综合性电梯管控体系的问题。
市局的96365平台正在调研此项工作,未来随着电梯物联网的进程加快,上述目标有望实现。
(三)关于将电梯运行监测综合管控体系纳入电梯管理、验收范畴,优先改造公共区域人员密集场所,逐步改造居民社区,统一规范新建场所电梯运行监测综合管控体系技术标准,在源头上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的问题。
2018年03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的第二部分重点任务环节第一项提出了此项工作的落实部门和具体要求。
(四)关于针对各类电梯的功能,使用时段等特点,运用科技的力量有规划的加大电梯安全使用知识、遇险自我保护和逃生知识的宣传力度,以减少由于使用不当、人为损坏以及突发事件等造成的伤害的问题。
电梯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预防意识差、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电梯管理者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中称电梯使用单位,是电梯安全管理环节中的最重要部分,负责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根据电梯使用单位的不同情况,双桥区电梯使用单位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学校、宾馆、医院、住宅小区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医院等多数对电梯的安全管理较为重视,配备了安全管理机构和专门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隐患和问题出现的机率相比住宅小区要低很多。
住宅小区的电梯安全管理是目前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场所,也是现阶段电梯安全监管的隐患多发地,住宅小区的电梯使用单位多数为物业公司,双桥区物业公司都是私营企业,很多小区内物业费收取比例低,企业为了提高效益,开源不足,只能节流,致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投入少,有些甚至不雇佣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安全管理依赖于维保公司的维保和检验机构的检验,预防和自查隐患意识差,电梯故障多,特别是双桥区因旧城改造回迁楼数量多,回迁楼多数设计单梯运行,电梯质量差,回迁用户和物业公司矛盾集中,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十分突出。
(五)关于政府部门应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将本项工作建设资金纳入财政专项资金体系,保障本项工作能够顺利落实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我区电梯监管压力确实很大,这有主观原因也有监管力量不足等客观原因,但我们不会以此为推卸责任的依据,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局还将尽快完善基层监管执法队伍,提升基层监管水平,切实把好电梯安全运行关卡,保障百姓出行安全,同时,也欢迎您和各位委员能够对我局监管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2018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