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70002/2008-01479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双桥区政府办 |
成文日期: 2008-05-20 | 文件编号: 承双政水[2004]21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二00四年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计划
二OO四年 ,我局继续坚持水利为全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指标,转变职能,转变作风,重点抓了节水灌溉、人饮解困、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利工程,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 各项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1、党建、廉政、依法行政、机关建设目标均按要求完成。
2、完成避暑山庄周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谋划争取工作,省厅、海委已通过并报水利部待批。
3、完成新增改善节水灌溉积4700亩,其中新增2200亩,分别完成年任务的117%和110%。
4、完成打井68眼,铺设地下辅水管道15000延长米,分别完成年任务的136%和107%。
5、建扬水工程8处,改造中低产田2000亩,分别完成年任务133%
6、解决人畜饮水4000人,完成年任务的234%。
7、其它任务目标已按要求完成。
二、主要工作
1、 项目工作实现新突破
今年共谋划水利项目9项,其中资金已到位并完成的项目5项,正在争取的项目4项:
(1)资金已到位并完工的项目包括:①人饮解困工程,我们按着省87扶贫工程攻坚计划,根据省、市人饮规划,结合我区的具体情况,将省下达的我区二期人饮资金28万元安排在大沃铺、山神庙、罗汉堂等8个村,共打井22眼,扬水工程9处,建水池9个,水窖17个,完成土石方1.7万立方米,解决饮水困难1330户,4000口人,以上工程总投资110万元,群众自筹60万元,省补22万元。②专项抗旱建设资金,今年上级下达我区的抗旱资金5万元,我们将有限的资金重点使用,共打井10眼,有效的缓解了诸多矛盾。③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今年省下达我区治理面积9平方公里,水源工程40处,节水工程50处,我们确定了施工地点,并及时的编制了作业设计,择优进行了施工队伍的选择,共完成治理面积9平方公里,完成水源及节水工程80处,完成打井7眼,建蓄水池11个,铺设输水管道2.8万延长米,共栽植各种树木107.3万株,坡改梯403.3亩,建谷坊坝102座,封育面积1829亩,共完成投资324万元,其中国补270万元,群众投劳折款54万元。④渠首工程,今年在砖瓦窑村建进泄水闸1座,此工程项目目的是为了恢复该村的几百亩水田,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工程已全部完工,总投资12万元,全部由村自筹资金解决。⑤今年争取到果树滴灌工程1300亩,地点在崔梨沟、郭营子、西北沟、大沃铺等村,总投资39万元,其中省补助资金32.5万元,自筹6.5万元,工程已全部完成。
正在争取的项目四项:
(1)避暑山庄周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地点在市区可视面及狮子园、狮子沟、石门子至上栅子等村,此项目计划分三年实施,计划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营造风景林12.86平方公里,建高标准梯田4825亩,建塘坝4座,水窖1800个,建谷坊坝1010道,截水沟头及沟头防护50公里,新修堤坊3360延长米,加高加固4500延长米,计划投资3000万元。目前项目经海委、省厅在承德召开的会议通过并报水利部待批。
(2)市区主要旱河上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地点在市区三条主要旱河上游,计划投资2500万元,目前项目已报省厅。
(3)崔梨沟塘坝工程,地点在崔梨沟生态旅游区,计划投资60万元,自筹14万元,目前项目已报省厅。
(4)双桥集雨节灌工程,地点涉及三个镇9个村,计划投资60.3万元,目前项目已报省厅。
2、抗旱防汛取得明显成绩
(1)抗旱工作
连续几年的干旱使我区农业遭受重大损失。虽然今年春季的雨水较多,可地下水仍未得到充足的补充,入夏以来又持续高温少雨致使部分机电井干枯或出水不足,旱情十分严重,为此,局领导带领水利干部职工深入各镇村进行调查,全面投入到抗旱第一线,区抗旱服务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打井、淘井、修渠、维修部分灌溉、饮水工程设施等。共出动抗旱设备15台套,抗旱浇地1500亩,新打机井68眼,维修机电井110眼,铺设输水管道1.5万延长米,改善灌溉面积4700亩,修建水窖300个,同时,我们还争取专项抗旱资金5万元,对旱情严重的村给予资金支持,共打井10眼,有效地缓解了旱情。
(2)防汛工作
今年我区的防汛工作体现了动手早、安排细、措施硬、力度大等特点:一是从4月初开始,防汛办人员就抽调技术人员对市区主要旱河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提出加固维修方案;二是及时调整组织,编报度汛方案。由于原区防汛组织相关人员变动较大,我们及时调整了防汛指挥部成员,并编报了度汛方案和抢险预案,对各险工险段、抢险队伍、物资准备等都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三是汛前组织力量对市区行洪河道进行清淤清障,共清除淤积物2000余吨,拆除违章建筑3处,200余平方米,保证了行洪畅通。四是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杜绝脱岗、漏岗现象的发生,区防办、各分指挥部对防汛值班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全区的防汛工作做到了领导到位、措施到位、通讯设施到位、物资准备到位、抢险人员到位;五是对检查出的险工险段进行加固维修,今年在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投资12万元,对石洞子沟旱河防洪堤坝险段进行新修。由于今年防汛工作领导重视,方案明确,措施得力,实现了领导、措施、通讯设施、物资准备、抢险人员的五到位,全面完成了今年的防汛工作。
4、水行政执法步入规范化轨道
(1)加强河道管理:市区旱河管理工作是各级领导和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局在旱河的管护上继续实行分组包片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一是我们组织力量对市区旱河进行了两次集中清理平整,使市区旱河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得到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二是结合“阳光投诉”活动,针对市区旱河的现状、作用及居民应遵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市区旱河管理办法》等进行了两次宣传,通过宣传,使全区广大居民对维护旱河秩序,保护旱河环境有了更深的认识。三是在对旱河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制的同时,雇用8名旱河保洁员,随时清理旱河内的垃圾、污物,保证了河道的整洁。
(2) 规范滦河采砂:为确保汛期行洪安全,规范河道采砂行为,治理整顿采砂秩序混乱的局面,我局下大力量实施了河道采砂专项治理。一是成立由主管区长任组长,水务局、公安分局一把手为副组长,有关领导为成员的采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规划,规范开采。对辖区内滦河段河道采砂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制定了《双桥区滦河段河道采砂整治采砂规划》,绘制了平面图。三是加大治理力度,对采砂户进行统一管理,对符合规定的下发采砂许可证,对不符合规定的予以取缔。四是采取强制措施,确保行洪安全。为杜绝个别采砂户偷挖偷采,区防办统一购置了锁具,对所有采砂船上锁,确保了汛期无一滥采现象发生。
(3)强化水保监督:为杜绝边治理边破坏现象的发生,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今年我们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力度。在采取工程措施治理的同时,加大力度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行为的查处,共发现有违法现象7处,我们都按着法定程序,要求违法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编制或补报水土保持方案,使全区水保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5、承办工作促进了部门职能的有效发挥
本着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度负责的态度,我局把承办工作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一件大事来抓。今年共收到“两会”走访件4件,其中,政协提案2件,人大代表建议2件。区承办工作会议后,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研究,责成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认真答复、确保质量。对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针对多数建议和提案是对旱河管理等问题提出的,我们深入现场调查,能够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对暂不能办理或正在办理的,都做了详细的解释,争取代表、委员的理解和支持。三是主动走访,履行程序。组成了一支由主管副局长组成的走访队伍,对提出建议和提案的六名代表和委员分别进行了走访,得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好评,答复率和走访满意率均为100%。
6、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局领导班子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干一流事业、树一流形象为目标,抓学习、抓教育、抓巩固、抓提高、抓成效,全面提高了全局机关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树立了良好的勤政、廉政的水务人形象,促进了水利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强化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学习、考勤、财务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全面落实省水利厅制定的全省水利系统岗位职业道德规范,使全局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二是结合三个基层站所(水利水保站、防汛办、河道所)参加全区基层单位开展的行风评比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政治信仰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三是树立服务意识。以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为重点,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围绕全区经济发展的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主动改进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积极谋划水利项目,争取上级支持,为基层解决人饮、节水等实际问题。局领导为了引项目多次跑省进厅,争取资金;局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主动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真正树立了双桥区水务人的良好形象,行风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 存在问题
1、项目工作前期资金不足,影响了项目的成功率。项目的前期争取需要很多工作和资金,如:项目谋划、建议书、设计的编写、打印、跑省进厅等。在这方面,我区较其他县区明显不足,造成有些该争取到的项目或推后、或流产。
2、农业水利设施投入明显不足。连续几年的干旱造成我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给全区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同时也证明我区农业基础还很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差。几年来,各级政府也明显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生产性投入大于基础性投入,特别是水利设施投入较少,水利配套设施陈旧老化,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全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部分大田和部分水浇地还处于“靠天收”状态。
3、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急需加强。水利工作专业性强,而现有人员大部分靠的是实践经验, 缺乏水利专业毕业的技术人才,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建设的需要。
四、 二OO五年工作安排
1、 指导思想
坚持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围绕全区经济发展计划,依靠严格执法实现全区水事管理规范化,依靠热情服务树立全区水务人员新形象,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程,谋划争取四个重点项目,实现全区水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五项重点工程
(1)防沙治沙小流域15平方公里,投资300万元。
(2)水源及节水工程270处,投资270万元。
(3)安全饮水工程7处,10950口人,投资159万元。
(4)农建工程,打井50眼,铺设输水管道1万米,新增灌溉面积2000亩。
(5)建集雨水窖300个,投资42万元。
3、 谋划争取4个重点项目
(1)避暑山庄周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地点在市区可视面及狮子园、狮子沟、石门子至上栅子等村,此项目计划分三年实施,计划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营造风景林12.86平方公里, 建高标准梯田4825亩, 建塘坝4座,水窖1800个,建谷坊坝1010道,截水沟及沟头防护50公里,新修堤防3360延长米,加高加固4500延长米,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
(2)京津风沙源小流域治理及水源节水工程,此项目是前几年工程的延续,计划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水源及节水工程270处,计划投资570万元。
(3)谋划、争取全区9座塘坝工程,此项目已通过发展计划局报省,工程计划投资790万元。
(4)果园节水灌溉工程,地点在双庙、狮子沟、牛圈子沟等村,总面积1500亩,计划投资45万元。
4、 主要措施
(1)抓项目,促进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利用国家,海委加大对滦河流域治理的有利时机,认真谋划,积极争取,充分发挥双桥地处市中心区的地理优势,做好旅游城市绿化、美化的文章,一是以已报水利部的《承德避暑山庄周围水土保持项目》等重点项目盯住不放,一抓到底,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力争项目早日实施;二是围绕近几年在我区兴起的家居旅游、生态旅游,我们要做好与之相配套的水利项目的争取,如崔梨沟生态旅游区等9处塘坝建设,果树微灌工程等项目,力争使家居旅游、生态旅游多一个旅游景点。三是加强市区旱河的管理,努力使市区旱河成为城市的一个亮点,通过谋划争取《市区旱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做好市区旱河及沿岸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对旱河上游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变旱河“脏、乱、差”的面貌。
(2)、抓科技,提高水利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发展节水型水利工程。二OO五年水利工作的重点是大力发展以喷滴灌、管灌为主的节水工程,及防渗渠系建设。在具体操作上,一是加大水利科技队伍的培训,培养高素质的水利人才,适应水利工作的需要;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提高全区水利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快水利科技项目的推广,提高水利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抓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全区水利队伍的整体实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对现有水利工程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入股经营的方法,按照谁建设谁投资受益、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鼓励单位、个人向水利的投入,尤其是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水利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多渠道投入解决全区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推动全区水利事业健康发展,同时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壮大水利队伍实力。
(4)、抓机关规范化管理,带动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加强团结,认真完善和落实机关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训练出一支政治思想强,业务素质硬的水利队伍,更好地为我区经济服务;三是进一步提高水行政执法水平,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执法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坚持文明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履行各项执法程序,树立政府部门的执法权威;四是加强行风建设,强化服务职能,用一流的工作推动全区水利工作的发展,力争在年度行风评比中上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