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70002/2008-01915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双桥区政府办 |
成文日期: 2008-05-22 | 文件编号: 承双桥[2007]3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一、就业再就业工程
1、增加就业岗位。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00 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00人,“4050”人员再就业15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强化再就业服务。完善就业再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积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军转人员就业安置工作。年内培训城乡劳动力1500人,下岗再就业400人。(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
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加快劳务输出产业化,把劳务经济作为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的主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年内实现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3000人。(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牧局、文体局)
二、社保扩面工程。
4、扩大各类保险覆盖面。企业养老保险扩面500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新增扩面50人,农村养老保险新增扩面80人;工伤保险新增扩面20人;医疗保险新增扩面200人;确保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无障碍进入失业保险,失业保险金按时发放率达100%。(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
三、农民减负增收工程
5、减轻农民负担。继续落实粮食直补政策,争取上级给予最大限度转移支付补助;进一步清理整顿涉农收费项目,坚决制止涉农乱收费现象;严格土地征用制度,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区财政局、区农牧局、区物价局)
6、推进科技服务进村入户。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大科技下乡和对农民农业科学种植新技术的培训工作力度,大幅度提高我区农业科技覆盖率。新建占地百亩以上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园两个。(区科技局、区农牧局、区林业局)
7、继续实施富民增收工程。强力推进“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年建设完成沼气池1467个,大力开展蔬菜新品种技术推广,发展错季菜500亩,设施菜300亩,栽植果树10万株。 (区农牧局、区林业局、区水务局)
四、医疗惠民工程
8、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突发性疾病的防控,加大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硬件投入,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区卫生局、区财政局)
9、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年内新建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达到90%,人口覆盖率达到75%。(区卫生局、区财政局)
10、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先行开展,参合人数达到2715人,人参合率达到85.1%,参合户数达到1049户,户参合率达到85.1%,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待省将区列入范围后全面推广,进一步缓解农民看病费用过高、负担过重问题。(区卫生局、区财政局)
11、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重组卫生资源;加强红十字会工作,建立赈灾款专用帐户,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大病、重病儿童;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果品病虫防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区卫生局、区农牧局、区财政局、区林业局)
12、年内计划为19317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一次生殖健康免费服务,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和跟踪随访服务制度;落实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每月奖励10元制度,年内共为2268人发放独生子女费27万元;全年为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发放救助公益金5万元。(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区财政局)
五、教育扶持工程
13、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逐年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加大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进行危房改造和扩建新校舍,继续做好石洞子沟小学建设工程,南营子小学、民族中学的置换工作,做好移址新建回民小学建设前期工作;完成承德艺术高中建成省级示范性高中。(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建设局)
14、增加对困难家庭学生资助。通过成立“红领巾助学基金会”、开展“结对子”活动等多种渠道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救助;积极寻求社会有识之士,通过社会捐款、个人资助等形式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区教育局、区财政局)
六、村村通油路建设工程
15、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继续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状况,计划年内完成共29.1公里的建设任务,总投资700万元。(区建设局、区财政局)
七、济困助残工程
16、加强救济工作。城镇低保人员标准每月180元,农村低保人员月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25元,全年城镇低保户达到4647户,10451人,农村低保达到500人;为全区重点优抚对象按时足额发放抚恤金,年内共为804人发放抚恤金300万元。(区民政局、区财政局)
17、做好救灾工作。继续做好城乡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灾民倒塌住房重建率和灾民损坏房屋的修缮率力争达到100%;做好人均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人群住房补贴和取暖补贴工作。(区民政局、区财政局)
18、在全区农村中小学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制度,计划年内免除7238名农村学生学杂费,免除630名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学杂费。(区教育局、区财政局)
19、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程。规范法律援助中心建设,逐步降低法律援助的门槛,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延伸法律援助触角,依托办事处和乡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加强对司法医学鉴定中心的督导检查,不断拓展鉴定业务。(区司法局、区财政局)
20、发展助残事业。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政府扶贫计划,对贫困家庭残疾学生进行资助;开展残疾人抢救性康复活动,提高其上学、就业和脱贫能力;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逐步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继续为特困残疾人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做好术后随访工作;年内新建社区或村级残疾人康复培训活动中心2家,做好国家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争创工作。(区残联)
八、农村饮水工程
21、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保护农村水源地,抓好流域污染治理,减少工矿企业对饮用水的污染。实施“农村人口饮水解困项目”,大力开展山区打井、扬水、提水蓄水等引水工程,确保群众生产生活正常用水。计划投资60万元,打井2眼,建蓄水池2个,年内解决两个村3000口人的正常饮水。(区水务局、双桥环保分局)
九、治污绿化工程
22、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抓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改善工作;进一步推进城市垃圾袋装化,美化、净化小区环境;按照市政府“两场一厕”的规划,完成在市区主要街道新建高标准水冲公厕3座,生态环保型公厕1座。(区环卫局、双桥环保分局、区建设局)
23、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年内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全面投入使用;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医疗垃圾处理场项目早日完工投入使用。(区环卫局、区建设局)
24、提高城乡绿化水平。实施“城市披绿”工程和“环城山体绿廊”建设工程,全面提高城镇绿化水平;继续实施“绿色双桥”工程,计划栽植各种苗木1.7万株;协调各单位开展门前绿地美化活动,配合文明生态村建设将绿化美化工作延伸到各镇、村。(区建设局、区林业局)
十、食品放心工程
25、抓好食品质量工作。严把“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实施无公害肉、菜、米、果等产品安全生产;对28类食品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禁止未获得准入标志(QS)的食品上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确保年内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区商务局、双桥质量技术监督分局、区卫生局、区农牧局、双桥工商分局)
26、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提升农村消费质量,年内新建40家村村连锁“农家店”。(区商务局)
十一、社区服务工程
27、加强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社区改革,做好社区干部培训工作,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活跃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深入开展社区“创五好”活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不断提高社区硬件建设水平,逐步实现社区“三个一百,四个一”标准。(区民政局、区文体局)
28、开展社区服务,壮大社区经济。贯彻落实《社区社会化服务实施办法》,大力发展社区便民服务业,扩大社区服务范围,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就业保障、民事调解、民政优抚、家政服务、助残康复、医疗保健、托老托幼、信息中介等八大系列的社区服务体系。(区民政局)
十二、社会安全工程
29、整治社会治安环境。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控制和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作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创建平安社区、村镇。(双桥公安分局、区信访局、区司法局)
30、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继续开展“法人代表安全生产双百日承诺”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做好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危险化学品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不突破市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委会各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