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70069/2008-00732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双桥区残联 |
成文日期: 2008-05-22 | 文件编号: 2007第3期(总第67期) | 有 效 性: 有效 |
健全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是残疾人能够得到全面康复服务的基础保障,双桥区残联始终把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残疾人事业的重中之重。
首先对全区各级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进行了调整,成立了区、街办(乡镇)、社区(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创建领导小组,做到组织落实;二是建立技术指导网络。依托市中心医院、北方医院、区医院、市特教中心等单位建立了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等技术指导中心,直接负责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三是构建康复服务网络。在全区范围内,由政府出面协调各部门出资、出地、出物,残联募集资金配备必要的各种康复训练器材,建立全天开放的较大型残疾人康复中心7个,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残疾人康复训练室53个,康复中心、康复室的设置率达到90%,我们在不断拓展康复服务业务领域的过程中,从康复需求的多样性出发,在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坚持以“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依托,残疾人家庭康复为基础、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技术医疗资源中心”的社区康复工作模式,建立我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确定各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我们印制了医院、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社区康复中心(站)联系卡,发放到残疾人手中。康复员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中,将社区内解决不了的疾患及时转介到医院让患者接受治疗;残疾人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病情稳定后,需出院的再由医院介绍到就近的社区康复中心或康复站进行后期的康复训练,康复指导中心的康复训练师们定期到康复中心、康复室进行训练指导,对残疾较重行动不便的患者由社区康复员根据他们不同的康复需求,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并不定期邀请技术指导人员到家中对他们进行指导,待残疾人病情好转后再到社区康复中心(站)进行康复训练;另外在社区、家庭进行康复训练的重症患者如发现病情恶化,康复员再及时地将他们转介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这样就形成了“由医院到社区,由社区到家庭,由家庭到社区,由社区到医院”的转介服务网络,使残疾人无论在医院还是在社区、家庭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服务,使康复成为一个不间断的绿色通道。
目前,我区的康复服务工作已实现了以点带面、资源共享、绿色康复的康复服务网络,为众多残疾人更好地改善功能,早日回归社会创造了条件,为早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