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70017/2008-00833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双桥区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日期: 2008-05-22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各位领导:
2006年,双桥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口计生委的关怀指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把握人口和计生工作全局。牢牢抓住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构建和谐双桥这条主线,积极探索人口和计生工作的新思路和管理机制,着重抓好计划生育宣传、性别比综合治理、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社会抚养费征收、基层基础等项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现全区总人口290430人,考核年度出生人口为2313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8.53%,人口出生率8.08‰,综合避孕率93.88%,出生人口性别比107。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一是高度重视,明确责任。为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计生工作的重视程度,按照全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年初,及时召开了全区计划生育工作会议,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区委、区政府党政一把手分别与各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有关部门签订了200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目标责任书。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分别听取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汇报,进一步落实计生工作人员、资金等,为圆满完成市下达的各项责任目标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区主管领导坚持一月一调度,遇有紧急任务和情况,随时听取汇报,查找问题,督导进度,今年,共召开此类会议10余次。我区认真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落实的五条标准:即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和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落实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综合治理措施;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人、财、物等保障措施;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奖惩措施;支持计划生育改革创新。具体做到“四个结合”:与年终单位评先相结合、与行风评比相结合、与文明单位评比相结合、与年终公务员评优相结合。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单位,年终评比不能评为优秀;行风评比中要下浮一档;不能评为文明单位;由于个人责任出现问题的,年终公务员考核不能评为优秀。我区已形成了区委决策到位、区政府组织落实到位、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到位、区人口计生局具体落实到位的工作局面。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有力保障。今年,区委、区政府克服财政各项增支的压力,优先安排计划生育事业费,不断加大对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预计全年区级计划生育事业相关支出212万元,比去年增加33%。其中:个人性支出100.42万元;计划生育公用经费20万元;计划生育专项事业费56.1万元;公益金5万元;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支出7.1万元;落实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奖励16.8万元;配套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费1950元;育龄妇女小组长补贴支出1.32万元;奖励2005年计划生育优胜和先进单位支出5.1万元。全年镇、村级计划生育事业相关支出151万元,全区各级累计投入363万元,完成了上级对我区财政投入的要求。我区计生工作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设置专用账户,做到专款专用,为我区计划生育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强力突破,多措并举,重点工作形成新格局
一是各部门联动,加大性别比治理力度。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碰头会议,并对辖区医疗单位、个体诊所、药品零售网点、B超使用管理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对没有认真落实十项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指导,限期改正。计生、卫生、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严厉查处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终止妊娠的“两非”案件,对有问题的单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继续实行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专线考核,对年终考核不合格者,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定期评估和通报制度,推广“三级两全包保责任制”经验,落实长效工作机制。
二是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关爱女孩行动”,大力弘扬新型生育文化。全区创办新型文化大院24个,并结合“民心工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利用 “世界人口日”以及全市统一组织的“阳光服务”活动,分别在全区主要街道、社区、镇、村,通过设立宣传站、利用服务车巡回广播,通过摆放展牌、义诊咨询、发放避孕药具等形式,广泛向群众进行宣传,全年共举办各类大型宣传活动3次,“三下乡”活动3次,“阳光服务”2次,发放宣传单65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910人次,义诊3348人,发放避孕药具2346份,标语2700余条(块),全区各级举办培训班53次,培训2178人次。今年8至9月份,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关爱女孩”知识普及活动,举办了区大型“关爱女孩”知识竞赛,我区代表队在全市和省军区举办的“关爱女孩行动”知识竞赛活动中,获得了“双银牌”的好成绩;利用“河北人口计生网”、《承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简报》、《承德日报》、《热河晚报》、《双桥通讯》等新闻媒体,刊发稿件、信息、图片20余篇,在承德广播电台、承德电视台《每日关注》栏目播出计划生育新闻,收到了较好的宣传培训效果。
三是奖扶助困惠民,深化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区人口计生局抽调专人对各镇上报的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家庭,进村入户,逐一核实,经过严格的审查核实,对符合条件的64人进行了上报。落实独生子女父母每月10元的奖励及相应的优待政策,2006年已达到兑现率65%,兑现面100%,为全区农村18周岁以下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发放奖励资金18万元;独生子女父母奖金由每月5元提高到每月10元,全区符合政策的共有50个单位1415人,发放金额89000元;积极开展市计生特困家庭百万救助活动,建立了每年投入不低于5万元的计划生育特困家庭救助公益金,对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及特困计划生育家庭子女考上一本、二本的学子实施救助,今年,对符合计生公益金救助条件的108户进行救助,共发放救助金10万元,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进一步宣传了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启动“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切实落实好“四优先,一提高”政策,确保计生困难家庭在资金或实物量上比其他户提高20%以上,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长效机制,制定了计划生育救助公益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
四是抓好“民心工程”,提高服务质量。我区紧紧抓住实施“民心工程”这一契机,确实做好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生殖保健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充分发挥村计生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的作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工作计划,做到上站前宣传到位、上站时服务到位、上站后管理到位,全年育龄妇女上站参检率达90%以上,使“民心工程”真正惠及人民,赢得民心。今年,全区免费服务经费累计投入9.6万元,其中区级投入7.1万元,镇村级投入2.5万元。共检查服务13555人,占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的91.4%;查出乳腺患病469人,妇科患病2142人,患病的人数占参加免费检查人数的16.5%。对查出患病的已婚育龄群众,我们给予了积极的治疗或建议转诊。同时,建立和完善了《育龄妇女健康档案》和跟踪随访服务制度。
五是在求实下功夫,加大对统计工作督导力度。统计求实工作一直被列为重点工作,我区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督导力度。今年是历年来组织入户调查最多的一年,区人口计生局对已婚无孩育龄妇女、批准生育二孩未孕夫妇,逐人逐户进行了摸底,尤其是常年外出的,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又数次组织力量对统计求实工作进行抽查督导,分别到山神庙、双庙、陈家沟、柳树底、袁家庄等村抽查,进行入户核实,采取向群众询问登记、调查问卷、现场核对资料等方法进行核查。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导,限期整改,杜绝漏报、瞒报现象的发生,确保我区统计求实工作年底达标,积极安排部署WIS库核查工作,重点是更改错项、补齐漏项、增加新项,各镇、办微机操作专人、专机、专房,确保各项数据及时准确上报;通过检查督导,各镇、办都较好地完成了此项工作,提高了WIS数据库质量,空项由9255个下降至1985个,更改错项426个,补齐漏项7270个,增加新项174个。
六是依法行政,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按照《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办法》的要求,我区加大了对此项工作的征收力度,协调法院采取有力措施,不定期集中开展征收社会抚养费活动。多次走村入户对政策外生育对象进行认真摸底。严格依法行政,按程序办事,对拒不交纳的个别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006年,政策外案件34起,已全部立案,征收面100%,应收金额28.6万元,已征收20.6万元,征收率为72%。
七是救助贫困,积极开展协会工作。各级协会紧紧围绕群众求富、求知、求健康的需要,积极开展优生优育、健康咨询、扶贫解困等服务。在开展 “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和“一帮一”、“一带一”帮扶活动中,对贫困母亲实行滚动救助,共投入资金15万元,现已累计救助贫困母亲17名,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34人次,现已全部脱贫,为群众认识协会、了解协会、加入协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区充分发挥协会网络健全,人才众多,联系面广的优势,深入基层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和“万人学科技”活动,并利用“会员集中活动”、“世界艾滋病日”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提高计生协会的知名度,并针对双桥特点,积极探索研究城市计生协会建设的新路子。
八是“落实四到位”,强化社区人口管理。做为承德市的中心区,城市计生工作占有重要位置。城市社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才能推动社区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区明确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思路,根据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的不同性质,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好“四到位”的落实:组织领导到位、思想认识到位、网络建设到位、工作职责到位。目前,共有社区人口225643人,育龄妇女31297人,户籍人口30419人,已婚育龄妇女28501人,户籍人口27733。我区街道办事处共有计生专(兼)职人员24人,居委会计生兼职人员70人,楼长189人。我区已建立了宣传教育、已婚育龄妇女登记统计、信息反馈、流动人口管理、健康检查、药具发放、优质服务、物业员工管理等8项管理服务制度,做到有章理事、有人办事,在工作量大,人员紧张、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社区的计生工作。
九是夯实基础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4月份的村级换届期间,我区及时转发了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在村级换届工作中切实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意见》,调整了计生队伍,育龄妇女小组长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3岁下降到目前的3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由25%提高到80%。对村妇女主任实行“五制两书”制度,对村育龄妇女小组长实行“区管、乡聘、村用”制度,全区共有159名村级计生专干持《计划生育村专干培训合格证书》上岗,坚持“月报月训月发”制度,全区共举办培训班60余期,培训后的妇女主任和育龄妇女小组长事业心、责任感明显增强。今年,我区全部落实了村计生专干待遇,落实资金205200元,其中:村妇女主任年平均工资为4000元,月平均工资300元,合计192000元;小组长财政拨款每人每月10元(镇、村各自筹资金10元),合计13200元。落实待遇后,计生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计生专干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第一线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是增强机关效能,树计生干部新形象。我区把加强计生干部思想教育、强化制度建设、作为计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学习各项方针政策,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群众意识、品牌意识。通过公开工作流程,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明显位置建立服务监督台,公开社会服务承诺内容、收费标准,坚持廉洁奉公,杜绝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解决工作扯皮、推诿;畅通信访渠道,对群众投诉问题及时处理。进一步履行职能,公正执法,文明服务,加大执法的考核和责任追究的力度,提高了工作透明度,杜绝了行业的不正之风。计生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树立了良好的机关形象。
三、几点体会:
1、健全领导责任制,是确保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落实的保证。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并层层签订责任状,一抓到底,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其它领导一岗双责,并纳入对班子的考核范围之内,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区党政一把手多次亲自专题听取计划生育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对计生工作的重要文件,做出详细批示,并明确思路,指导工作。区分管领导,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督导,专题督导和个别督导。对少数单位工作不重视,不落实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明确整改措施。区委、区政府要求各镇、办一把手对计划生育工作,做到“四个亲自”,即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活动亲自参加,重要事项亲自督导,疑难问题亲自处理,保证了计划生育责任目标的落实。
2、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是确保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完成的基础。我区始终坚持把工作重心下移,把计生工作作为一项主要任务,纳入基层组织建设之中,大大强化了村级组织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心。今年,在我区村级换届后,调整了部分村的妇女主任和育龄妇女小组长,对年龄偏大、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村专干,予以撤换,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应聘、直接选举、村委会任命等办法,充实了一批素质高、有威信、能力强的村专干,并进行了培训,使基层计生工作得以正常衔接,新妇女主任和育龄妇女小组长能较快进入状态,确保了工作的开展和质量。
3、树典型带动,是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我区把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典型带路作为重要工作方法,加强了分类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涌现了迎水坝社区、商城、德汇、红石峦村、郭营子村、上二道河子村、西北沟村等体现不同工作侧面的典型,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在全区推广,极大地推进了全区计划生育整体工作的上档升级。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区人口计生工作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落实属地管理难。对省属、市属的医疗单位管理难,对政策外出生、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人工终止妊娠打击力度不够;二是社区管理人员少,制约社区计生工作开展。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抓好利益导向机制的落实工作,引导群众建立新的婚育观念。
二是抓好流动人口“双居工程”工作,探索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路。
三是继续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继续落实好“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及安排明年的工作。
我区将以这次年终考核为契机,立足双桥实际,抓好特色工作,努力使我区的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