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70002/2008-01686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双桥区政府办
成文日期: 2008-05-22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双桥区林业局“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8-05-22 10时09分浏览次数:

根据《双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文件精神,为加快我区林业发展步伐,实现山水园林城区的建设目标,结合我区林业发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 我区林业发展现状

双桥区土地总面积31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26.13万亩。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9.98 万亩,宜林地面积8.46 万亩,裸岩面积1.48万亩,疏林地面积0.27 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11 万亩,灌木林地面积4.69 万亩,苗圃地面积0.05万亩,果树面积 1.05万亩。其中,5亩以上家庭果园371个,3347亩,主要树种为苹果、梨、杏及热伏果等。初果期树所占比例较大。果品产量年均1000吨。全区活立木总蓄积1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4.6%。近几年,我区林业发展速度较快,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及中日合作生态造林等一系列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共完成退耕还林1.4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荒山造林1.43万亩,使未成林造林地面积迅速增加,今后的管护任务加重。

我区发展生态风景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我区地处近郊区,著名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均座落于我区,大力营造生态风景林是配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大山庄、实现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工作思路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承德对外形象、提升旅游品位的需要,是增加森林景观、改善市区人民居住环境的需要,是建设山水园林和谐文明新城区的需要。二是苗源充足。境内有面积300余亩的华林绿化苗圃,可供应十几种造林绿化所需苗木,还有狮子沟国营林场苗圃及近郊双峰寺苗圃作补充,完全可以满足造林绿化的需要。三是交通便利。境内有京承、承隆、承赤等多条公路贯穿市区,村村通工程遍及全区48个行政村落,为造林施工作业提供了极方便的交通条件。

二、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围绕“生态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目标,落实治山机制稳民心,加强工程管理富农家,实现工程与产业互促,经济与生态双赢,在努力打造大山庄的同时,力争将我区建成风景悠美的山水园林化和谐文明新城区。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的发展目标是:

——全区有林地总面积发展到20万亩,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封山育林6万亩,退耕还林1.5万亩,荒山造林1.5万亩。

其中,建设环城山体绿廊工程0.6万亩。沿滦河市区段规划退耕还林1500亩,低质林改造800亩,造林1500亩。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5%。

——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19万立方米。

——全区果树总面积发展到1.2 万亩,其中:梨0.3万亩,苹果0.4万亩,热伏果0.2万亩。发展家庭果园50个。

——果品总产量达到130万公斤。果品贮藏率达到30%,加工率达到5%。

——全区花卉总面积发展到500亩, 建立综合花卉市场一个。

——建立木材批发市场,占地300亩。

——建立森防检疫站、林木种苗管理站、林果技术推广站。

——建立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成立专业扑火队。

三、 “十一五”建设重点及规划布局

为配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大山庄、实现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工作思路,今后我区林业发展要立足生态建设这个根本,依托林业重点工程,辅以全民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突出打造大山庄这一重点,按照荒山植树造林保水土,坡地退耕还林调结构,远山围栏封山育林草,近郊栽植常绿大苗早见效,乔灌合理混交增景观,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强效果的治理模式,力争用五年时间着力建设发展两大区域布局,即近郊生态风景林区域和远郊水土保持林区域。

第一、生态风景林区域:我们要在近郊旅游风景区周围、环城区第一目视面范围内、进出市区各主要公路、铁路两侧营造生态风景林,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在环市区3公里范围内建成集园林绿化、城市美化于一体、色景于一身的园林式城区。同时开发建设几个重点风景区,如水泉沟镇的平顶山风景区,牛圈子沟镇的夹强沟风景区,大石庙镇的鸡冠山风景区,冯营子镇的崔梨沟梨花山庄风景区等。此风景林区域涉及狮子沟镇的五个村,牛圈子沟镇的牛圈子沟村、下二道河子村、水泉沟镇的高庙村、水泉沟村、狮子园村,大石庙镇及冯营子镇的重点公路两侧。

第二,水土保持林区域:一是在距市区3公里以外的远郊村营造山杏、刺槐等水土保持林,通过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更新改造等措施,力争用3~5年时间建设成15万亩的水土保持林区域,形成护卫城区及京津的生态绿色屏障。二是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地,依托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开发建设家居旅游观光果园和优质高效果品基地,形成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在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效益。

四、 保障措施

1、实行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建设发展林业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林业重点镇、村,要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制定和实施本地林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政策到位。要层层建立目标和工作责任制,要将林果建设工作列入考核目标,并对在林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做出贡献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由各级政府给予表彰奖励。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协调服务和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

2、加强现有项目的工程管理。

我们要以重点工程为主体,以全民义务植树和各种社会造林为基础,一是要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严明考核奖惩制度,确保一级监督一级、一级促一级。二是实行项目技术承包责任制,对重点造林项目实行监理制和责任追究制。三是严格工程管理,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是项目建设第一生命”的共识和质量是速度、是效益、是形象、是地位的思想,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为核心,进一步创建工程管理机制,完善工程管理办法,突出解决好“三个脱节”,即种苗生产与造林需求脱节,工程施工与检查监督脱节,职能配置与项目管理脱节。强化资金、种苗、设计、施工、抚育、检查验收和统计“五个环节”的管理,推广项目竞争招标制,资金管理报帐制,科技兴林培训制等。严把施工关、苗木关,建立林木种苗管理站,加强对苗木质量监督检查,坚决做到不合格苗木不准上山造林。四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建立林果技术推广站,努力形成推广网络,大力推广抗旱造林技术,确保造林成活率。引进果树新品种,推广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提高果品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效。

3、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引进活化造林机制。

这是调动社会各方面造林积极性,促进我区林业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巩固保护全区工程绿化成果的关键所在。首先,要依法严格保护林权所有者的财产权,维护其合法权益。退耕土地还林后要依法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对目前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山林及荒山应该统一进行拍卖,承包办股份合作林场、联办林场等。特别对近几年工程建设的新造林地,可将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作价转让给个人经营,将产权明晰到各家各户。对造林难度大的宜林荒山荒地,我们将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民营经济成分以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参与林业产业开发,凡有能力的农户、居民、个体经营企业主,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可单独或合伙投资林业开发建设,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一定期限的使用权,无偿转让给有能力单位或个人开发、经营,但必须限期绿化和经营管理好,对商品林业,从造林开始,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形式,全面引入各种投资主体,形成产权多元化格局,对公益林业,我们也要积极引入民营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和建设。

4、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小片开荒耕地尽快退耕还林。

对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深入宣传,对于退耕还林的农户认真兑现补助款物。及时发放林权证,认真总结经验、抓出典型、力争以此为突破,今后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退耕地适宜发展果树的,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经济型果园。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发展时令水果,在丰富市民果篮子的同时实现生态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5、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维护森林资源的稳步增长。

首先,建立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成立专业扑火队,加强护林员的管理,签订管护协议,明确责任、目标、任务,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森林防火工作要切实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森林防火扑救补偿基金,加大防火资金投入,要将防火经费列入区年度财政预算,以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加大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力度,建立森防检疫站。配备专职人员加强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检疫。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充实执法监督力量,提高业务素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恳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野外用火等行为。同时,实施舍饲圈养,杜绝一切野外放牧行为,严格执行双桥区人民政府“关于严禁放牧,实施舍饲圈养的通告”精神。切实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实现森林资源的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