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70002/2009-00277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双桥区政府办
成文日期: 2009-08-14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关于“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09-08-14 17时36分浏览次数: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报告区“十一五”规划中期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双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经区人大审议通过后,已实施三年半。在这近四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积极组织和动员全区各方面力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保增长、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为工作主线,大力推进“一区三园两河一山”发展战略的实施,攻坚克难,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和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一五”规划中期执行情况

---经济增长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到2010年(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达到90亿元,年均增长13%。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55.5亿元,同比增长14.2%;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 68.8亿元,同比增长16.3%;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85.2亿元,同比增长14%,截至2009年6月底全区生产总值42.0亿元,同比增长5.8%,完成年度计划的44.4%;预计到2009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94.6亿元。

到2010年财政收入预计达到8亿元,年均递增10.5%。2006年全区财政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5.4%;2007年全区财政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25.2%;2008年全区财政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22.8%,截止到2009年6月底全区财政收入已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7%;预计到2009年底全区财政收入将达到7.9亿元。

到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将达到175亿元,年均增长20%。2006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8亿元,同比增长10.5%;2007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3亿元,同比增长21.4%;2008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3亿元,同比增长21.1%;截止到2009年6月底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5亿元,同比增长103.7%;预计到2009年底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5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四年累计将达到155.4亿元。

到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将达到47亿元,年均增长11%。200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亿元,同比增长13.5%;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亿元,同比增长13.9%;2008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亿元,同比增长21.1%;截止到2009年6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同比增长17.4%;预计到2009年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50.6亿元。

----人民生活主要预期目标: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截止到2009年6月份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67元。预计到2009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3200元和5080元。

----可持续发展预期目标: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8‰以内,单位GDP能耗降低5.5%。森林覆盖率达到34.92%。

三年多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这一主题,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出发,全面组织实施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了“十一五”规划中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实力进一步壮大。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可达到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年平均增长约13.9%,比规划目标高0.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预计可达到28110元。2009年预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9亿元,比上年增长5%。

(二)强化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按照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的要求,积极引导农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工业上我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题,以技术为支撑,形成了一批超千万元投资以上的高新技术项目。我区借助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快园区建设的步伐,加大建筑业的发展,构筑建设了良好的产业格局。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环境不断改善,市场消费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创新高。前3年分别增长13.5%、13.9%和21.1%,增速明显快于“十五”时期。

(三)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发展能力全面提升。今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规划快速推进。2009年全区共谋划实施建设项目123个,总投资584.3亿元,年计划投资68.9亿元,其中:“市百项工程”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172.1亿元,年计划投资6.1亿元;区级重点建设项目48个,总投资262.5亿元,年计划投资40.1亿元;一般项目69个,总投资149.7亿元,年计划投资27.6亿元。在全区123个项目中,开工项目72个,开工率58.5%,其中“市级百项工程”及区级重点项目54个,开工项目33个,开工率61.1%。已竣工项目12个。完成投资24.5亿元,同比增长 108.3%,其中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亿元。在“项目突破年”的推动下,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有了进一步提高。“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总投资65.5亿元,该项目中的石洞子沟村、庄头营村、上二道河子村、牛圈子沟村(雹神庙村由开发区托管)回迁安置房工程开工建设,其它村回迁安置房工程按计划进行前期工作;北区开发项目:清城文化旅游园区建设项目,完成广场基础灰土垫层、混凝土垫层的施工和各种管网铺设。上二道河子村河北开发项目,修建1700延长米的防洪景观坝,累计发放土地及地面附着物补偿款1.3亿元,进行了土地平整,同时进行招商引资洽谈工作。河山佳园项目,总投资5.1亿元,正在办理前期手续。佛教文化休闲旅游区项目,进行前期筹备工作;二仙居旱河综合整治工程,整修河两岸堤坝、硬化河床、美化两岸堤坝,污水管网建设, 7个标段于08年全面开工建设,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控制性蓄水完成100%,调水工程完成100%。今年将对主体建设工程组织单元验收,中心控制室开工建设。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激发双桥发展活力。从解决当前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入手,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全面完成区属企业改革攻坚任务。按照“统一推进、统一程序、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的原则,区属企业改制任务已基本完成,现正抓紧做好改制扫尾工作;深化环卫工作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转变运行模式,推行市场化运作,建立一个人、财、物与责、权、利相统一的环卫体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按照市区学校发展布局调整规划,加快学校建设,实现教育教学均衡发展;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健全卫生服务网络。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2006年全区引进市外到位资金5.2亿元, 2007年全区引进市外到位资金5.7亿元, 2008年全区引进市外到位资金8.5亿元。

(五)“双创”工作取得成效,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以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为重点,实施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区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紧紧抓住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有利时机,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区。实施景区周边、老旧小区、村庄绿化工程和二仙居旱河景观工程,使城市绿化容量大幅增加。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管理,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前全区化学需要量排放量为0.2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436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率为3%。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2006-2008年年均万元GDP能耗下降约5.5%。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成果惠及民心。教育事业得到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比例达到82.8%。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大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参合农民累计达77174人,参合率达到86.8%,强化新农合基金监管,不断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初步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100%的目标;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居民生活显著改善。2009年新增就业人数1328人,失业率有望控制在4.0%以内;预计到2009年底,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2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5080元左右,同比增长分别10%和9%。

从前四年情况看,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发展速度、投资力度、社会和经济增幅都明显好于“十五”时期。尽管目前有少部分指标稍欠进度,但仍然有完成目标任务的条件,加之部分指标属于控制性指标,因此,建议对规划目标不作调整。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是好的,政府高度重视、工作思路清晰,保障措施有力,“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基本满意。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经济发展要素制约严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偏低,基础较弱。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经济较为粗放,产业层次相对偏低,产业集群、产业配套功能较弱,缺少龙头企业。二是区域经济竞争能力依然较弱。大型支撑企业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功能服务不配套,影响了大型投资项目落地。

2、产业结构不优,发展不够仍是最大的实际。从工业方面看,规模企业少、大型骨干企业少、入园企业少,经济效益低;从农业方面看,受所属面积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用地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发展的压力不断加大。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美国金融风暴诱发一系列经济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未消除;国内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虽取得了一些成效,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将继续影响我国的发展。国家政策支持的项目储备不足,造成了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和优化投资结构的压力较大。随着经济发展总量的扩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节能减排的任务加重。房地产市场调整期延长,以及经济复苏缓慢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较为明显。由于地方财政基础较为薄弱,财政投入与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十一五”规划后期的主要举措

“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已经时间过去大半,在未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许多不确定因素凾待处理,我们要积极应对宏观经济走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确保“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1、抢抓机遇推进跨越式发展。“十一五”以来,国内外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受美国次贷危机蔓延的影响,美元加速贬值,国际需求减弱,外贸出口进一步放缓,同时受国际原油价格和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经济发展放缓已成必然。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国内经济增长由快而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国家将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货币政策、土地政策将进一步随着CPI持续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煤电油价格通胀压力、输入型和成本推动型的通贷膨胀短期内难以扭转。因此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给我区经济发展和“十一五”规划后期实施带来冲击,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面对国内国外严峻的经济环境,区政府及各部门要坚定发展信心,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要准确把握、及时调整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抓住机遇,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主动有效地适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

2、破解难题加快工业发展。按照“结构调优、产业升级”的思路,围绕构建“两型”产业体系,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力争实现“促一批企业上水平,帮一批企业度难关,上一批企业添后劲,调一批企业优结构”的目标。工作的重点是抓好在建项目建设,保增长后劲,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早日开工,积极谋划一批项目,积极加快实施进度,增加项目储备。

3、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化建设。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全面加强农村各项经济建设。充分利用我区农业资源分布和区域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培植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同时要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增加特色产业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夯实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

4、着力培育第三产业。按照“壮大休闲旅游产业,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加快推进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贸服务、商务服务、养老服务、物流配送、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发展,努力提升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专业商街(场)的品质层次。完善休闲旅游基础设施,提高休闲旅游知名度,形成一批特色休闲旅游产品,全面提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在旅游产品结构上实现由夏季旅游向四季旅游转变、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转变,提升休闲旅游产品档次和规模,打造皇家休闲旅游品牌。规划建设体现现代城市特征的城市旅游新区和亲水休闲旅游区。

5、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围绕全省“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工作要求,加快编制、严格实施区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城镇协调发展。城市建设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景观建设与基础配套并重,着重抓好城市功能的完善。注重村庄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切实解决农村建设用地置换调整难的问题,保障村庄规划的顺利实施。以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工作,抓紧后续手续办理,积极筹集安置房建设资金,按照市里统一规划,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加快回迁房建设。对于没有参加“城中村改造”的村庄,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开放搞活农村经济。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提高休闲旅游的品味和档次,延伸城市生态旅游链条。

6、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用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对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等重大疾病进行监测和防控;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改善民生的有利契机,完善基本医疗建设和设备装备,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强化食品安全整治工作,进一步净化了全区的食品卫生环境;进一步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整改工作。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各位代表,“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时间已过大半,我们的计划目标也将按计划完成。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齐动员,齐心协力抓发展,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将全力以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