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70067/2015-00109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双桥区大石庙镇
成文日期: 2015-11-10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大石庙镇人民政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 草 案
2015-11-10 00时00分浏览次数:

2015年是我镇“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五年来我镇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镇政府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咬定发展不放松,坚定不移地实现项目立镇,产业强镇,开放兴镇战略,积极推进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努力构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和谐社会。

一、“十二五”期间全镇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镇本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加快发展的方针,发挥地缘、资源两大优势。紧紧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林业兴镇、旅游活镇”四个基本点,抓好农业产业深度开发,新型产业经济推进重大项目谋利建设,旅游生态优势挖掘,村镇面貌有效提升,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各项重要内容。立足大石庙实际,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二五”期间全镇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5亿元,比“十一五”规划增长45%。其中一产增加值预计完成5.2亿元,比“十一五”规划增长30%;二产增加值预计完成21亿元,比“十一五”规划增长40%;三产增加值预计完成12.5亿元,比“十一五”规划增长45%;固定资产投入完成65亿元,比“十一五”规划翻一番;财政收入完成2亿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55元。

“十二五”期间我镇全面执行“抓项目、惠民生、解难题、稳运行”的总体部署,把“抓项目、保投资、优环境、促发展、重特色、抓林果、保稳定、促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十二五”期间我镇大力发展沟域经济,以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林业兴镇、旅游活镇为思路,打造“一廊、一带、一区”。

“一廊”即以石门沟村、鸡冠山村、西北沟村为主的农家院子走廊。预计总投资22.5亿元,重点打造以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都市农庄休闲区、森林酒吧休闲区、森林生态养生等主题休闲活动区域。“一带”即以东沟村为主的特色农家休闲带,制定了品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受农家田园风光的庭院经济发展思路。“一区”即以双庙村为中心辐射车子沟村、陈家沟村、袁家庄村和马家庄村形成生态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生产销售区。使多层次产业体系紧密相连,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十二五”期间上述“一廊、一带、一区”项目已完成立项、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十二五”期间投资30亿元完成了大石庙村、庄头营村、石门沟村、雹神庙村一、二期城中村重点项目。“十二五”期间我镇十分重视高速、铁路、公路建设,先后承担了承秦和承朝高速大石庙段的征占地拆迁工作,涉及农户76户、374人,现已全部完成安置任务,高速公路均已建成通车。京沈高铁客运专线征地拆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土地以及附着物均已经登统完毕,鸡冠山处的斜井已开工,太平庄段的3号大桥线内的附着物评估已完成。承下线公路双山洞至大石庙桥段改造工程投资960万元,扩改建三级公路两公里,现已通车。“十二五”期间全镇山地时差菜和花卉种植户发展到65户,种植面积达1250亩。已发展农业观光、果品采摘、休闲垂钓等家居旅游户50余户,建成6个养殖项目、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建成林果示范园水利配套项目1个,总投资200万元。

“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固树立“工业立镇、工业强镇”意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突出工业重点,实现大项目建设和园区建设新突破。投资2亿元建设庞大奔驰4S店,投资73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工程,投资3000万元进行金属铸造改造,投资3019万元建设天大钒业有限公司。总之,“十二五”期间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胆改革创新,使我镇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为“十二五”规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十三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三五”规划编制草案

(一)“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规划观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科学判断“十三五”时期宏观环境和形势要求,准确把握镇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围绕扩大内需,拉动投资,调整结构,促转型、促和谐、保稳定、保发展、惠民生。以抓好主导产业、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发展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着重谋划产业、城镇建设,物流及高科技企业,突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履行公共职责内容、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富裕大石庙镇百姓。

(二)“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发展思路。

按照“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规划、全区“文化强区、生态立区、旅游活区”的总体思路,本着科学、合理、务实的方针、紧紧围绕“商业地产推动、生态产业强镇、休闲旅游带动、特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高端商业地产开发、生态旅游文化挖掘、生态产业开发建设、特色农业深度开发”四大产业,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将项目建设贯穿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镇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同比下调23%,下调原因是我镇秋窝村、阎营子村、雹神庙村划归至开发区。其中,一产增加值预计完成5.2亿元,与“十二五”同比持平;二产增加值预计完成12.8亿元,比“十二五”同比下调39%;三产增加值预计完成7亿元,比“十一五”同比下调44%;固定资产投入预计完成50亿元,财政收入预计完成3亿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预计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10000元。

(四)“十三五”规划主要任务。

围绕全区发展文化休闲旅游服务业这一主导产业,紧盯京津冀,高效开展招商引资,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培育催生经济增长点。

1.培育高铁经济商圈。大石庙镇紧邻即将开通的京沈高铁客运专线,镇中心在郭营子高铁站约5平方公里辐射圈。高铁不光是交通,也是一个产业、一种经济,在这个产业链中,高铁商业是伴随高铁运营的一个最有前景、最广阔的永不落幕的部分,蕴涵着惊人的商业价值。树立高铁产业观,打造双桥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高铁运输密集的人流、不同人群的层次、来往人群的不同文化,重点是发展吃、喝、玩、乐、购、办公、住,提升城市形象,带动经济发展,以形成新的城市经济支柱产业。精准分片区布局,提前规划大石庙镇高铁商业。在高铁站辐射范围内,根据辐射距离进行分频去规划布局,发展相关产业,重点布局好两个辐射片区。一是太平庄片区、石门沟片区。以太平庄高铁南侧地块、环能热电西侧地块、奥迪4S店东侧地块、汽车城东侧地块为重点,发展便利店、餐饮店、高档百货店、娱乐休息场所、商业金融等并肩而立,各色商业云集,打造精品商务区。二是石门沟、鸡冠山片区。围绕外地人流来承旅游第一落脚点,打造鸡冠山旅游景区,吸引游客驻足游玩。在石门沟片区打造高端商住地产业,突出休闲、度假、养老、农家体验,开发精品别墅、建设高端酒店、特色农家院,承载外地人口前来休闲度假、养老。三是庄头营东山片区。借助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生态和滦河的自然景观,依山就势开发建设精品住宅,一方面承载京津冀产业转移所带来的人口居住,一方面疏解市区内人口居住密度大的问题。

2、催生文化旅游经济增长点。扩大鸡冠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施好鸡冠山景区5平方公里综合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依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将鸡冠山的自然风光、淳朴民情、悠远的佛教文化以及娱乐休闲融合于一体,打造精品景区。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恢复历史文化景观,按照历史规制复建大灵峰禅寺或建设遗址公园,重现历史文化风貌,弘扬传统文化。二是打造休闲民俗旅游区。依托淳朴的风俗民情,将山上的民居改造提升,建设北方特色民居,以满足游客可游可居的需求。三是发展观光采摘。不断加大经济林种植力度,发展观光采摘业,实现春季赏花、夏季看绿、秋季摘果的效果。四是建设休闲度假中心。为承载游客、留住游客,满足游客需求,根据景区的风格和文化,规划建设集休闲、娱乐、居住、购物于一体的度假中心。

3、培育高端商业地产项目。围绕袁家庄、马家庄两村可利用的1000余亩土地,积极推进承德融海新城·国际总部会议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60亿元,建设内容为景观+博物馆区、核心商业区、生态住宅区、休闲度假公寓区、特色文化园区、文化教育区、山地主题公园区、有机农业园区。

4、打响生态绿色品牌。围绕服务市民农业生产体验、满足市民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突出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培育1个园区、建设2个基地、抓好3个提升,着力打造“双庙、陈家沟、车子沟三村5平方公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板块”。

第一,培育壮大牧禾生态农业观光园。在现有的园区发展规模的基础上,在双庙村进一步谋划实施占地面积约3000亩,计划总投资2.5亿元,打造集八个类别生态农业观光园区,重点发展绿色生态种植、生态果园采摘、农业科普及农业生产体验、小杂粮生产及加工、生态餐厅、特色畜禽养殖、休闲度假、户外营地等八个项目。同时引进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农业园区,集休闲观光、度假体验、餐饮娱乐于一体。

第二,建设2个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在车子沟村,依托牧禾生态观光园,辐射带动承德大众都盛种植及农业观光园在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上形成规模。重点抓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观光采摘果园和小杂粮种植基地。

第三,抓好陈家沟村的3个提升。一是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档次,依托陈家沟独特丹霞地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计划占地1000亩,总投资16亿元,谋划包装天桥山、金蟾山、香炉山、金龟山、金棺山、帽子山等自然景观,建设配套景观带,打造“自然博物馆”。二是提升农民居住品质。拟占地150亩,将景区内的246户居民搬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生态民居,在打造景区的同时,实现居民居住品质的提升。三是提升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水平。集中流转350亩耕地,突出山区特色、绿色生态,转变发展方式,重点发展赏花采摘、小杂粮种植、绿色有机蔬菜,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三、“十三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使“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确保“十三五”规划各项指标完成,为“十四五”规划打好基础,大石庙镇政府成立大石庙镇“十三五”规划综合办公室,“十三五”规划落实小组,“十三五”规划招商引资小组,“十三五”规划检查督导小组,“十三五”规划评估验收小组。

大石庙镇“十三五”规划综合办公室,主任:鹿明远、成员: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统计站、民政所。主要职责:编制“十三五”规划、协调各部门工作;“十三五”规划落实小组,组长:朱瑞民,成员:经济发展办、农业办公室,文化站,民政所,计划生育办,中心校,城建规划所,环卫所。主要职责:承担的“十三五”规划具体内容,督促各村完成“十三五”规划所规划的内容项目。“十三五”规划招商引资小组,组长:曹洪伟,副组长:鹿明远,成员:党政办、财政所、农经站、经济发展办。主要职责,负责项目立项审批考察,招商引资;“十三五”规划检查督导小组,组长:马志,成员:中心校,卫生院,党政办,统计站,主要职责:检查“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实完成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十三五”规划评估验收小组。组长:曹洪伟,副组长:王学,成员: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文化站,主要职责:对“十三五”规划组织评估验收,每年不少于一次,对“十三五”规划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更改意见,加以完善,及时总结和纠正“十三五”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