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70002/2023-04628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 双桥区政府办 |
成文日期: 2023-08-09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2022年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现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一)充分发挥党委统筹作用。统筹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区总规划。召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印发《2022年双桥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及各镇街、区直部门《法治建设任务清单》。
(二)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列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政治学习的重要内容。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扩大)学习2次,其中集中专题授课学习1次,专题自学1次,政府常务会上领学1次。组织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8期1150人次。
(三)加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建设。坚持把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全力推动和维护宪法实施,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的通知》,启动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宣传周活动,组织全区机关干部1000余人参加“国家宪法日宪法知识答题”活动,组织所有处级领导干部宪法法律知识线上考试。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举行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6次。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组织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13次,切实提升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督查。印发《关于对法治政府建设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的通知》,组织相关部门对照《双桥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任务分解表(2022年版)》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的自查,真实反映我区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指标完成情况并及时查漏补缺。
(五)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制发了《双桥区法治建设考核实施细则》,将法治建设考核纳入对区直部门、镇(街)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评体系。同时将村(社区)两委班子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情况纳入镇(街)年度综合评价体系,分值不低于总分值的10%。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优化政府机构职能。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边界,细化完善部门权责,规范行政职权运行,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的原则,实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单合一”。及时发布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并实行动态化管理。
(二)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推进“一件事就近办”改革,将在镇街办理较多和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审批事项进行集成打包,制定“开办餐馆”、“开办蛋糕店”、“开办便利店”、“开办美容美发店”4项并联审批套餐,将“一件事一次成”改革向镇街延伸。将个体登记、小餐饮小作坊事项全部下放镇街办理,将企业登记、农专、食品经营许可作为通办事项分批有序下放镇街,实行区级和镇街通办。扎实做好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工作,使用统一的经营范围规范查询系统。
(三)建立健全新型监管机制。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纳入了区委、区政府年度督查体系。制定了“一单、两库、一细则”,完善了市场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名录库,全区联合抽查执法人员名录库入库执法人员167人。统一组织“双随机”检查30次、400余户;各部门联合“双随机”检查21次、150余户。
(四)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加快创新创业审批服务改革,提供更多套餐式、主题式服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除不宜网上办理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100%全流程网办。推进县乡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以乡镇(街道)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站为主要平台,推动各类民生法律政策和服务覆盖所有群众。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制定《2022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及工作要点,明确部门责任及分工,进一步健全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双桥区行政执法禁止性清单》,开展“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一刀切式执法、运动式执法”专项整治,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推行减证便企告知承诺制,梳理保留证明事项85项,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25项,开展提升行政执法文明利企水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健全完善了双桥区公平竞争审查各项制度,从源头上防范了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全年审查反不正当竞争规范性文件5件。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
认真落实《双桥区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防止出现违法违规、阻碍各行业有序发展、减损人民权利等内容,今年以来审查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4件,部门备案规范性文件1件。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清理后保留政府规范性文件1件,宣布失效规范性文件2件。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和后评估
按照《承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办法》,落实决策启动、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程序。制定双桥区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转发《河北省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跟踪反馈与后评估办法》,严格做好文件起草、讨论、审查、发布等各环节工作,合法性审查率100%。
五、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落实三项制度“三强化、三提升”。组织各镇街和执法部门落实《2022年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要点》,动态调整3个办法、4类文本、5个清单,组织对公示的行政执法信息进行核对。开展2022年行政执法岗位大练兵及行政执法典型培树活动,评选出优秀行政执法部门和镇街,做好带头学习示范作用。规范执法行为,将修订后行政处罚文书格式和案卷标准,转发至各镇街和执法部门,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文书,提高行政执法案卷、行政执法文书规范化水平。对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动态调整,并将调整后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进行公示。推行柔性执法,印发《双桥区推行柔性执法实施意见》,组织各执法部门制定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向社会公开并发布实施。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成立镇街行政执法“指导团”,放权部门抽调专业人员“一对一”对镇街行政执法工作进行多种形式的业务指导,及时解决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水平。开展赋权执法事项评估,制定评估方案,形成评估报告。转发市《关于加强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和协调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承德市乡镇和街道与县级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及协调协作办法的通知》等通知,督促镇街落实。规范行政执法人员和辅助人员管理,完成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制审核人员网络培训60学时。为全区33个罚没主体办理罚没许可证年检,并及时将罚没主体进行公示。
(二)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对重点执法部门和12个镇街实地检查,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要求整改。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涉及生态领域案件进行评查,共评查案件23件;对涉养老诈骗行政执法案件自查,没有涉养老诈骗领域案件。畅通社会监督员渠道,制定《行政执法监督员管理办法》,聘请监督员参与行政执法监督。
(三)加强重点领域行政执法。金融领域,制定印发《承德市双桥区金融领域风险排查工作方案》,并开展了“违规跨境小额贷款公司”、“虚拟货币交易排查”、“金融资产交易业务排查”等多次专项排查工作,广泛开展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印发防范非法资金宣传手册2500余份、制作宣传视频1个。药品领域,开展了疾病控制机构、接种点疫苗、中药饮片经营企业和网络销售药品的专项整治,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91家,立案查处药师不在岗行为和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行为17件,接种疫苗单位检查覆盖率达到100%。餐饮领域,对全区网络订餐平台和入网餐饮单位及38家盒饭保供单位、48家外卖订餐单位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21家隔离点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全区528家餐饮单位、150家单位食堂全部纳入省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并进行风险分级管理。深入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周边“小饭桌”进行了4次全覆盖监督检查,104家学校幼儿园食堂全部实行了智慧校园食堂安全监管。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914人次,共检查水果、蔬菜、畜、禽、蛋、水产品、生猪产品经营户957家。生态环境领域,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印发《双桥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6个文件,持续推进扬尘污染治理、散煤复燃及秸秆焚烧整治、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烟花爆竹禁售禁放等重点工作,PM2.5浓度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PM10浓度首次突破“40+”,环境空气质量为有监测统计以来历史最优。强化水污染流域治理,认真组织开展重点河段环境整治、加强污水处理厂帮扶监管、强化水源地环境安全保护等各项水污染防治工作,水质环境稳定达标,今年获得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奖金共150万元。强化土壤污染属地治理,印发《双桥区2022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督促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健全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贮存配套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9%。
六、强化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
(一)依法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夯实专群结合群防群控的基础。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的执法力度,查处涉嫌哄抬商品价格等一批案件,对90多户违反抗击疫情法规政策的“六小”企业予以吊销营业执照。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依法防疫法治宣传活动,刊发新闻一百余条,发布防控知识解答、疫情防控举措等网络新闻800余条,悬挂横幅2400余条,提高群众的知识知晓率和科学防范意识。
(二)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完善了《双桥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28项应急预案,27个部门应急预案。成立多支应急队伍,组织发动部门、镇街、社会单位开展各类应急演练200余次。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和应急处置能力,制定了《双桥区网络舆情稳控工作应急处置方案》,预防和减少网上负面敏感舆情造成的危害。
七、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
(一)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今年以来共调解纠纷316件,调解成功率100%。利用“承德智慧调解”小程序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累计培训500人次。规范人民调解卷宗,上报中国法律服务网人民调解案例6篇。认真开展春节、冬奥会、“两会”、党的二十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围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活动、“涉企”矛盾纠纷排查、涉路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要求,发挥基层人员身处一线的优势,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当做当前维稳的首要工作任务,共开展摸排1080次,调解纠纷550件,调解成功550件,成功率100%,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同组织工作人员、律师到头道牌楼文庙社区、大石庙镇庄头营存、牛圈子沟镇马架子村、承德市新畅远酿造有限公司开展进社区、村、企业宣传活动,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宣传册、宣传品500份,解答老人赡养、邻里纠纷、合同纠纷问题30余件。
(二)提高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水平。2022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1件,60日内案件结案率达到100%。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1份,已整改完毕。开展2019年以来行政复议决定履行情况排查,确保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率100%。共办理区政府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33件,已审结18件,其中:调解成功1件,胜诉13件,败诉4件,败诉率22.2%。创新行政复议方式,联合检察院出台《关于在行政复议中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工作意见》,进一步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对全区各镇街、各部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进行统计,按季度进行通报。开展区政府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镇街执法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区长作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八、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
(一)推动形成监督合力。自觉接受监察监督、人大政协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积极配合人大执法检查,做好相关工作,推动执法检查取得实效。认真承办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32件,按时答复率100%;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完善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制度,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区法院、检察院制发的司法建议、检查建议,被建议单位办复率100%。
(二)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清理结果全部在政府门户网站集中统一公开。对印发的政策性文件,严格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做到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审签、同步部署。通过信息公开平台主动发布各类信息1700余条,依申请公开25件,涉及社会民生、教育教学各领域,便于人民群众依法便捷获取政府信息。
(三)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将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向社会公开,对相关失信主体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根据相关标准和现有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我区信用A级企业16427家,信用B级企业38家,信用D级企业96家。
(四)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建立信用报告查询机制,在干部选拔、评选表彰等过程中,查询公职人员个人信用报告,将个人信用状况作为资格评定的重要参考,切实提高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定期对全区各单位工作人员开展信用状况提升工作培训,鼓励各单位自行开展本单位范围内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公务人员诚信意识,今年累计上报126篇诚信活动宣传信息。
九、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一)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建成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小组成员单位分别开设了二期账号,统筹优化平台功能,提升“信用双桥”网站服务水平。实现所有数据通过平台进行报送,实现数据互联共享,纵向连接各部门的信用信息系统“一张网”。
(二)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大力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内部信息结构,加大监管系统的使用力度。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平台事项认领、梳理完善等有关工作有序开展,其中全区监管事项检查实施清单完成率达到100%。
下一步,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法治政府全过程,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首善之区、幸福双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政府
2023年2月13日